来宾市文明单位象州县政务和大数据局:党建领航,打造一流服务机关
来源:来宾市融媒体中心 发表时间:2025-04-29

象州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发展局于2019年3月由原象州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改革成立,负责政务服务和信息化工作,办公地点位于象州县吉象路和幸福大道交汇处。内设机构2个、事业单位1个,在职干部职工16人,其中党员9人。该局成立以来,先后获得2020年全区政务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集体、象州县文明单位、自治区无烟党政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2020-2022年)、来宾市文明单位、象州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来宾市三八红旗集体、五一劳动奖、政协提案办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立根塑魂,锤炼队伍文明素养
(一)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干事创业合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带动创建,严格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组织观看红色电影(纪录片)、参观革命教育基地、读书分享等。成立优化营商“政务进企”机制,建立支部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以机关党建高质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 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理论武装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参观、集中学习、座谈讨论、专题讲座、培训班、读书分享会等多种形式,抓实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复兴壹号”等平台,丰富理论学习载体。
 
 
 
二、崇德向善,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一) 狠抓示范引领。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学习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张富清、身边好人覃思红、最美志愿者韦文俊等先进典型。针对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在服务窗口每季度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服务先锋”“红旗窗口”“服务标兵”等评比活动,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设置“壮语服务专窗”设“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项目建设报建”“水电气报装”等重点领域“一窗受理”窗口,以及“同城通办、全区通办、跨省通办”窗口、“办不成事”兜底办窗口、惠企惠民政策专窗、重大项目跟踪服务站等,通过集中培训、法治讲座、警示教育等形式,促进干部职工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用榜样的力量滋润人心、凝聚力量,用良好的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
 
 
 
(二) 狠抓守法规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群众安全感知识培训、命案防范集中法治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等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入村宣传、发放宣传彩页,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和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群众安全感。
 
 
(三)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坚持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放在中心位置,围绕重大活动、敬老爱幼、环境保护、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等主题,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每个月至少1次责任区开展清理小广告或卫生大扫除活动,实施垃圾分类,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2020-2022年);积极配合做好交通劝阻不文明行为;创建无吸烟单位,荣获2020年自治区无烟党政机关;组织党员、志愿者们参与帮扶联系点备春耕、助春耕、通沟渠、清除病树及杂草等服务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参加无偿献血、新冠疫情防控等服务活动。另有1为同志被表彰为象州“最美志愿者”。
 
 
 
 
三、优化服务促优化营商,为群众办实事
(一) “线下”服务有温度。强化“一窗受理”。近年来,设置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水电气报装、“一件事”套餐专窗、社会事务无差别全科受理综合窗口等领域,推进“一窗”受理,提高政务服务集中办理,实现政务办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企业开办实现从注册登记至银行开户“一条龙”服务;工程项目建设报建办理环节压缩至11个以内,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25个工作日以内,实际审批时限为15个工作日以内,整体提速约达95%。
(二) “线上”服务有速度。推进网上办理。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和各窗口部门的专业审批系统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审批”。实现网上可办理率100%,全程网办80.98%。事项材料持续精简,通过证照汇聚、数据挂载共享、推行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实现“零材料”达15.84%。推进政务网上“一件事”套餐办理功能。梳理录入平台“一件事”套餐157个。惠企惠民政策精准推送、解读。惠企惠民相关政策收集汇总录入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中政策兑现平台,结合“政务进企”、政策“上门”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答疑解惑纾困解难。
(三) 推行“政务进企”新模式。做深做实营商环境建设,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结合“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优势,推行“政务进企”模式,创新服务企业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落地零障碍。实施“政务进企”模式以来,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2800多人次,为25家企业提供帮办代办业务,为企业员工提供个人事项办理1000多人次,企业办事效率综合提速60%以上,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