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壮族师公舞
来源:来宾市政协史料征集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3-12-29

流传于象州民间的壮族师公舞,是壮族文化的结晶,而以中平镇架村为主要传承地。

壮族师公舞原是一种穿插在由师教所主持的祭祀仪式中表演的祭祀舞蹈。师公舞活动规模较大,往往由一个或几个村庄联合举办,在岭边或庙前地坪举行,活动时间约为三至九天。参加的人数众多,气氛十分热烈。师公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三元舞、四帅舞、社王朝阳舞、明灯舞、白马舞、竹马舞,还有马鞭舞、踩堂舞等等,其内容主要是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社会太平。

解放后,象州县的民间艺人和艺术工作者创作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族师公舞,其代表作有《庆丰收》《蔗海欢歌》《春牛乐》等。这些作品既有古典师公舞的成分,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例如《庆丰收》的演员们,穿袍化妆,脸戴面具在田边地头翻翻起舞,表达了农民们满怀喜悦庆祝丰收的欢乐心情。又如《春牛乐》演员们头戴牛角、手捧五色饭,与牛同欢共乐,体现了人们尊重牛、祟拜牛的真挚感情。

壮族师公舞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程式化的传统舞蹈,一般多为独舞。这类舞蹈都以赞颂神的功绩为主要内容,风格古朴、节奏平稳,充满神秘感。二是在程式化的基础上广收博采了民间舞距、杂技和戏剧中的舞蹈语汇,逐渐趋向人性化。如这类舞蹈一般由二、三人或七、八人表演,在遵循传统程式的基础上,特别注重舞蹈性和表演性。三是突破了传统程式化的表演,由一般纯舞蹈演变为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的舞蹈。

壮族师公舞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但以第一个特点最具代表性。表演时均由师公戴着面具、身着师公袍或玄衣朱裳、手持刀、剑、简木、令旗、马等法器、道具,在打击乐伴奏下扮神作舞。舞蹈开始必先拜坛或拜五方,结束时必向神台作供拜,舞蹈时一般不唱,跳完后才接唱神的功德;表演者的表情十分虔诚,给人一种庄重、神秘的感觉。

跳壮族师公舞时必须设祭坛,戴面具、拿神器,用蜂鼓伴奏,三步为规,五方定向。因此,面具是构成师公舞风格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师公舞的面具十分丰富,民间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说,实际数量比七十二还要多。

壮族师公舞从以娱神为主到以娱人为主,走过了相当一段改革、创新的演变历程,人们已赋予它浓郁的民族色彩,它与民族生活、习性、风俗、思想、感情各个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渗透关系,它所表现出的特有舞蹈动律、优美的身段造型以及活泼动听的曲调、节奏鲜明的鼓乐,具有十分珍贵的艺术价值。2008年《象州壮族师公舞》荣获入选广西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1年8月10日,由北京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钟宁教授率领的民间舞蹈艺术考察团一行七人,到

象州县中平镇架村采访师公老艺人,从壮族师公舞的起源、流传现状、传承发展状况都作了详细的笔录,还认真观常了老艺人们的精彩表演,对《象州壮族师公舞》予以高度评价,并鼓励象州县早日将该传统舞蹈向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