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忻城县政协以“乡村振兴委员行动”为总抓手,将政协履职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各环节,通过扎根调研、精准协商、下沉服务,凝聚委员智慧与各界力量,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关键动能。
调研“把脉”破难题,找准振兴发力点。“摸实情、献良策”是忻城县政协助力乡村振兴的首要环节。县政协组织委员深入部门、乡镇,采用“蹲点调研+随机走访+座谈”模式,累计开展调研视察活动125次,收集产业发展瓶颈、民生诉求等有效信息50余条。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电商技术人才缺乏”等共性问题,牵头召开专题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54场,形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等建议,为乡村振兴精准“开方”。
协商“支招”激活力,点燃振兴新引擎。在协商工作中,忻城县政协既紧盯“县委点题”,也聚焦“基层一线”。一方面,将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纳入年度协商计划,把“做强蔗糖全产业链”“生活垃圾整治”等议题纳入常委会会议、对口协商会,形成《忻城县发展桑蚕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对策》等多篇调研成果;另一方面,建成12个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站、5个委员工作室等平台,开展“小微协商”活动60余次,吸纳820多名基层群众代表参与,解决民生问题28个。其中,遂意乡政协工作联络站推动政府投入310.25万元,为9个村38个自然屯路段安装护栏,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此外,县政协还围绕桑蚕、糯玉米等优势产业,组织委员提交相关提案148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10条,让协商成果转化为乡村发展实效。
服务“聚力”强根基,夯实振兴硬支撑。下沉服务是忻城县政协筑牢乡村振兴基石的关键举措。在挂点帮扶上,县政协班子、专委深入联系乡镇、村调研督导150多次,争取协调资金300多万元,解决实际难题60多个,还常态化组织政协委员、农业专家开展科技下乡助农活动。产业赋能方面,县政协推动“委员招商”,主要领导带领委员赴浙江等地考察,引进企业(项目)18个;协调金融部门为15家委员企业放贷5000多万元,缓解融资压力;引导32家委员企业帮扶32个脱贫村,通过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以来,政协委员及委员企业还捐资50余万元,资助150余名大学新生。此外,县政协充分发挥界别优势,组织农业农村界、科技界委员开展75期技术培训,文艺界委员传授织锦技艺带动灵活就业,医药卫生界委员开展182场次义诊,以多元服务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韦云香 覃莉芳 蓝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