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谋发展 建言献策话民生
来源:来宾市融媒体中心
发表时间:2025-01-21
促进产教融合 助推糖业发展
张 逍
市政协委员、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副校长张逍表示,近年来,我市蔗糖产业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上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单一生产向多领域延伸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沟通融合平台统筹性不强,各单位各自为战,未发挥资源最大效益;研发推广平台现代化水平低,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智能化推广应用待加强;人力资源平台人才培养不足,蔗糖产业人才供需信息传播无专门平台,本地职校难以满足企业需求,校企联合科研机制不健全。
为推动蔗糖产业转型升级,他建议,建立蔗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统筹各方资源,促进资源互通互补;建设蔗糖行业技术研发服务中心,成立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与产业工艺技术服务中心,推动甘蔗种植与糖业生产各环节融合升级及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打造蔗渣、糖蜜等循环利用产业;建设行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平台,成立管理中心与教育培训服务中心,发布行业报告与需求清单,畅通企业用工渠道,建立人才专家库,开展员工培训和技能鉴定;组建蔗糖行业高水平产教融合创新团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全产业提质增效。
农化点评:张逍委员就“打造蔗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助推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事关糖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条建议,很有建设性。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人才引领,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推动院校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致力培养一批既懂糖业生产经营,又懂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助力糖业高质高效发展。
非遗“牵手”旅游 展现文化魅力
莫云山
市政协委员、金秀瑶族自治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莫云山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有了根本遵循,文旅部明确了要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方向。随着旅游需求升级,游客更青睐融入式体验民俗非遗活动。我市非遗项目丰富,在“非遗+旅游”融合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非遗传承人才短缺、传统非遗受关注度降低、经济价值转化手段单一等问题。
他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吸引企业参与,将壮锦、瑶绣等非遗项目转化为可体验、可销售的产品,丰富旅游周边供给,提升传承人收入;坚持走非遗产业化道路,加大财政支持,设立基金,打造非遗主题景区、体验项目等多功能业态,推动瑶族泡浴等非遗项目形成大产业;加强非遗品牌化建设,打造具有独特内涵与影响力的品牌;促进非遗商业化,打造特色演艺项目商业模式,如金秀依托传统节庆活动展示非遗项目,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农化点评:莫云山委员就“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言献策,建议措施很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下一步,我市将支持非遗项目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支持相关经营主体打造非遗主题景区以及陈列展览、研学体验、民俗展演等活动,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盘活场馆资源 打造文化地标
熊爱武
市政协委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熊爱武表示,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空间,既能丰富市民生活,又能提升城市吸引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打造了公共文化综合体,目前场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场馆服务功能单一、吸引力不足,受众局限;场地资源利用率低,部分场馆未能提供常态服务;未形成消费新业态,难以激发文化消费活力。
她建议,综合利用场馆资源,打造新空间,如增加户外场地、建立科技馆,引入社会力量运营现有场所;丰富服务内容,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多元服务,培育固定文化活动品牌,设计“科技+文化”项目;多方挖掘资源,培育新业态,以研学为龙头带动场馆联动,提升各业态内涵,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消费购物于一体的全新空间,形成来宾文化地标,提升城市品质。
农化点评:熊爱武委员提出“利用现有场馆打造城市文化新空间,提高我市城市品质和吸引力”的建议,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市文化空间利用现状及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具有前瞻性、建设性与可行性,为我市城市文化建设与品质提升提供了崭新思路和方向。下一步,市政府将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根据不同场馆的特点和优势,优化功能布局,融入更多元化的文化元素与体验项目,积极探索运营模式,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场馆的知名度与活跃度,切实提升城市品质和吸引力。
保护传统村落 守住文化根脉
盘路航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盘路航表示,传统村落承载着历史文化,是珍贵的艺术财富。来宾市传统村落资源丰富,目前已有38处列入国家、自治区传统村落名录,19处获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近年来,我市尤为重视保护工作且涌现典型范例,但仍存在不足。一方面,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靠国家和自治区拨款,地方财政难配套,制约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保护尚未实现全覆盖,因人员、经费及管理问题,村落存在基础设施短缺、民居失修等情况。此外,社会参与度低,社会资本积极性不高。
他建议,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出台政策明确财政支出,搭建媒体平台公开村落信息,吸引民营资本投入;促进传统村落与旅游业融合,建立激励机制,整合资源打造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线路,鼓励旅游企业将传统村落纳入线路;加强包装宣传,借助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进行宣传展播,结合节庆策划主题宣传活动,如组织采风创作、在公众区域设置广告栏等,让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理念深入人心,助力乡村振兴。
农化点评:盘路航委员提出“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深入分析了传统村落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精准洞察了我市乡村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议题。建议对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我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维度和可行路径。下一步,我市将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保护利用方案,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挖掘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等特色元素,推动传统村落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
夯实水利根基 赋能乡村振兴
韦建其
市政协委员、象州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韦建其表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水利建设和管护,投入资金维修加固小型农业水利设施,为乡村振兴和粮食产能提升提供水利支撑。然而,当前小型农业水利设施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灌溉水源不足、水库山塘淤积、设施老化、灌溉方式落后;渠系存在“梗阻”“最后一公里”问题,部分干支渠破损、淤积影响灌溉效率;管护缺失,缺乏专业人才、资金不足、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导致隐患难以及时发现解决。
他建议,提升灌溉水源调蓄能力,通过新建、维修、改造水利设施以及衬砌渠道的方式加以改善;消除灌溉“堵塞”,新建或改造灌区与高标准农田之间的渠系,做到水系相连;实施灌区渠系清淤扫障工作,拆除违章建筑、铲除杂草杂树,建立常态化清淤扫障机制;加强设施管护和摸底调查,完善管护办法,培训管理人员,引进技术人员,多渠道筹集资金并监督使用;发动群众参与,完善“冬修水利”机制,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推广“以工代赈”,并做好政策宣传。
农化点评:韦建其委员提出“夯实农村水利基础,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市水利设施灌溉水源不足、灌溉效率低下、管护缺失、资金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极具针对性。下一步,我市将紧盯超长期国债重点政策导向,加强水利项目谋划和前期推进,扩大国债资金投入水利建设规模;加快下六甲灌区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持续完善桂中治旱乐滩灌区收尾工程;加强涉农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的分配整合,积极投入水利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完成水利投资30亿元以上。
借力网红效应 拉动文旅经济
黄晓霞
市政协委员、民进来宾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黄晓霞表示,近年来,诸多城市借网红景点、事件火爆“出圈”,旅游收入大增,网红效应成为推动地方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市文旅资源丰富多样,部分景区已尝试借助网红效应提升知名度,但整体旅游产业在网红营销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宣传缺乏系统性与创新性,形式单一;景区缺少特色项目和活动,难以吸引客流;文旅产业与网红经济融合不深,未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
她建议,加强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打造来宾文旅官方新媒体矩阵,招募“来宾文旅推荐官”深入景区宣传,策划创意营销活动;挖掘景点特色,打造独特、有趣且具话题性的网红景点,引入创意项目,如在不同景区推出特色体验项目,同时注重口碑传播;推动文旅产业与网红经济深度融合,构建“MCN+文旅”整合营销模式,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构建文旅服务体系,提升旅游体验,鼓励旅游企业与网红、平台合作,推广旅游产品,实现文旅与电商融合发展。
农化点评:黄晓霞委员提出的“依托网红效应激发景区流量,拉动我市旅游经济增长”的建议,深入分析了当下网红经济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强大助推力,以及我市景区在利用新媒体宣传推广方面的探索和不足。这个建议很新颖,具有前瞻性,为推动我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下一步,我市将把借助网红效应发展旅游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加强与知名网红、旅游博主的深度合作,支持开展网红营销活动,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推广;鼓励景区结合自身特色,打造更多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网红“打卡点”,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深化园区改革 全面提质升级
何 扬
市政协委员、来宾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民革来宾市基层委员会副主委何扬表示,近年来,市工业园区持续深化改革,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发展成效显著,在自治区重点园区排名前三。然而,其发展仍面临挑战。管理体制机制、选人用人及激励容错机制不够完善,“管委会+公司”模式待优化;基础设施与配套承载力不足,存在“断头路、管网”问题,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大、链条短,未形成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集群。
他建议,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管委会+公司”模式,明确职责,探索选人用人、薪酬激励、容错纠错新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动力与创新潜力;优化产业结构,补齐链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助力产业集聚;强化园区各项要素保障,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完善配套设施,保障土地要素,加强项目帮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农化点评:何扬委员提出“深化来宾市工业园区改革,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总结了市工业园区的工作成效,分析了当前市工业园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指明了改革方向并提出极具针对性的优化举措。下一步,我市将深化工业园区改革,优化园区管理机制,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完善园区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围绕“两重”“两新”政策资金重点投向,积极争取各项政策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对园区用林、用地、用能等指标给予倾斜;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相关企业入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交通秩序 提升城市品位
成家斌
市政协委员、来宾市教科所教研员、民进来宾市委员会副主委成家斌表示,建市20多年来,我市城区交通虽不断升级改造,但受多种因素制约,仍存在诸多问题。部分道路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人车通行需求,部分交管规则设置不合理,红绿灯调节未随车流变化及时调整,交通监管存在疏漏,道路综合管护不力,市场周边占道摆摊影响通行。这些交通乱象不仅阻碍营商环境优化,还损害城市形象,市民幸福感大打折扣。
他建议,加强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修复改造问题道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管护制度,建立健全管理维护制度,落实部门主体责任,鼓励市民参与管护与信息报送;完善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交通运输、交警、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及时排查隐患、解决问题;引进智能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通行效率;开展专项教育,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
农化点评:成家斌委员提出“优化城区交通秩序,提升来宾市城市品位”的建议,分析了我市当前城区交通拥堵、通行效率低下、部分路段交通设施不完善等城市管理方面的痛点难点,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优化城区交通秩序,进一步评估和科学规划交通路线,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配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进一步强化交通执法力量,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在老旧小区周边和人员密集区域新建一批停车场、增设停车位,为市民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